中期报告
初中音乐教学中小件乐器进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一.开题以来的进展情况以及初步的研究成果
(一)调整和优化课题实施方案情况
根据开题专家组的调整和优化意见,经过课题组教师的集体讨论后将课题的实施方案由整体教学逐步走向个体教学,由原本的基础教学逐步进阶中难度乐曲练习。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各位老师专业方向和特点和收集的与课题相关的期刊论文、书籍等资料,针对小件乐器进课堂深入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其他想法进行了讨论,结合学生与实际情况进行难度的提升和专业性的提升,由整体教学逐步走向个体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专业性,由基础逐步进阶中难度级别。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几首简单的乐曲,更能从课堂中学习到乐理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开展理论研究与深入学习情况
由于开题过后就进入期末复习与寒假假期,所以关于课题的理论研究即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小件乐器进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完成的。各位教师通过合作与分工,查阅各种书籍(例: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的龚国毅编著的《高音竖笛次中音直笛通俗教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韩中健编著的《竖笛演奏与教学》、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龚国毅编著的《中音直笛从入门到精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韩中健、张牧编著的《竖笛(木笛)》等)和近几年相关期刊文献与其他专著,以竖笛为分类标准梳理了初中音乐教学中小件乐器进课堂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整合形确立的深入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三)开展实践研究情况
由于疫情期间要尽量减少聚集和实地走访等人员接触性活动,所以本学期关于相关资料收集工作主要依靠查阅文献和浏览影音资料的方式进行。根据理论性研究的相关需要,课题组内教师分组查阅了《竖笛演奏与教学》、《欧洲竖笛重奏合奏教程》、《高音竖笛次中音直笛通俗教材》、《中音直笛从入门到精通》、《竖笛(木笛)》等书籍与专著,整理了一系列初中音乐合奏谱等学生演奏实际素材与乐谱,观看了关于竖笛演奏与合奏方面的视频和文章报道,浏览了乐器演奏的相关网站和器乐展相关乐器的展示和介绍,收集了与教学相关或者教学可用的资料进行整理与汇编。通过网上直播课、视频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本学期已达成学生可以自主自由的进行乐器的演奏与合作演奏的实践目标。
(四)取得阶段研究成果情况
从确立课题到目前,全组老师经过反复修改反复实践,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的教材共编写合奏谱共40首。其中包括《彩色的中国》、《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青年友谊圆舞曲》、《牧歌》、《友谊地久天长》、《爱的罗曼斯》、《桑塔露琪亚》、《银杯》、《一二三四歌》、《婚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长江之歌》、《辛德勒的名单》、《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青春舞曲》、《红河谷》、《拉库卡拉查》、《沂蒙山小调》、《大海啊,故乡》、《我的中国心》、《御风万里》、《雪绒花》、《回忆》、《总有一天》、《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彩云追月》、《我和你》、《摇篮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樱花》、《让世界充满爱》、《铃儿响叮当》、《猎人合唱》、《卡门序曲》、《歌唱美丽的家乡》、《苏木地伟》、《瑶族舞曲》、《念故乡》等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训练时间不足
2、无专项资金邀请相关专家领导进校指导。
3、优质的乐谱较少,需要花大量时间改编和创作。
4、自身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
5、本课题的研究需要三位教师的通力合作,但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各自教学和方式方法有所差异,因此在一些问题的探讨与研究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分歧。
(二)改进措施
1、向领导提出申请,协调安排训练时时间,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和完成学生的训练。
2、争取加强排练,参加各级比赛演出,争取获得特色专项资金。
3、多方位了解和搜集乐谱,团队创作,确保优质乐谱的数量和层次。
4、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练习,提升自身能力和专业能力。
5、一个课题的推进不能光凭一己之力,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合作。因此,在今后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制定共同接受和遵守的制度,规范化地推进课题研究,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共同推进课题研究。
三.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思路
基于预期的研究进度计划与当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接下来课题组将展开以下研究工作:
一、提高演奏技艺
1.定个可行的计划
不管需要练习的什么乐器,制定周密的练习计划必然是最大化练习效果的关键之一。毕竟拿起乐器完全就是件日常的事情。保持记录自己的弱项。首先你应该明确并巩固练习自己的弱项,直到它们不再是弱项为止。难道这不就是进步吗?而针对弱项,制定一份针对缺点而专门挑选的乐曲练习列表,尤其注意要设计好每天的计划细节, 以确保计划的真正实行。长期与短期并行。设置好最终目标,随着最终目标的制定,就可以开始进行每周、每月的目标了。这些目标是令你最后成功攀登最终目标的垫脚石。而随着每周/每月目标的确定,就可以设定更为细致的每日目标了。哪怕有时你不能按照计划的安排进行练习,但只要按着计划的步骤走,就总有你成功的一天。
2.录音/录像
录音不会欺骗你的耳朵。对练习的录音是进步的基本要素之一,因为这样才清楚地可以发现自己的缺陷。尤其当你没缺乏私人教师提供教学与指导的时候,录音几乎是唯一客观看待自己水平的方式了。除开发现缺陷之外,录音也是鼓励人心的极佳手段之一。建议每一周进行一次录音,这样能看到每周的进步,并在下周进行相应计划的调整。毕竟在一周内进行了大量的练习,所以回过头来肯定能听到自己在某些部分的进步——而这会是相当鼓舞人的。音频固然很好,但视频肯定更佳。使用带有摄像头的电脑记录自己的练习,这样便可以从视和听两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了。何乐而不为呢?
3.坚持
坚持不懈是保持进步的关键。每日一次30分钟练习显然要比数日一次2小时练习来得更有效果。坚持不光是提升个人技艺的必备,同时还能保持设备的最佳性能。当然了,合理的坚持练习才是更为重要的关键问题。频繁地增加或改变练习时间只会增加练习时的压力,从而导致更加糟糕的结果。同样的,如果时间设置得过长,人可能会因为过长时间的高度集中而导致糟糕的练习效果。有的时候你确实没有空训练,那么就“放弃”那一天吧,不要还想着补回来。但倘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是计划制定的不对了,它肯定超出了你现有的能力,所以应该适当的调整计划以适应自己当前的时间安排。
4.热身
如果不热身,那可真算是遗憾了。许多音乐人都放弃了热身,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某个水平。但就如同专业运动员在运动前进行拉伸一样,热身应该是最基本的活动,这样你才能更好地适应到接下来的练习中来。如果你从未热身过,那么我建立你从现在开始坚持做一周的热身。这可以是很简单的,比如一系列的音阶和气息,在热身完毕后练习将会更加顺利。
5.镜子
比起录像或录音,对着镜子练习是最简单的自我提升方式了。与录像相同,可通过镜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而它比录像更为方便的是,能当场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所以如果并没有录像或录音的打算,那么镜子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一切能给予实时视觉反馈的设备都可以成为“镜子”。比如家中的大屏电视,电脑自带的摄像头等。通过对照来发现自己在演奏和姿势上的问题吧。
6.投入思考与感受
如果不将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加入实际的歌曲中,那么你就无法使用或维持这些灵感了。不管他们是新的音阶或是一段即兴小曲,立马选择一首合适的歌曲并将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吧。每当学会一种指法时,就会尝试着将它完全代入某一首完整的歌曲中,或是立马来一段即兴创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新学的“技能”。同样这也是学习新歌曲的最佳方式。一旦了解某首歌曲之后,就尝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加入进去吧。这将帮助更深层次地了解这首歌曲,排练则是尝试新灵感的最佳方式,因为在排练时加入这些新元素可以发现他们的合适与否。如果排练是足够频繁的,那么还可以邀请队友向你提供反馈与意见。
7.“精神练习”
除开日常练习之外,还开始了形象化的练习方式。当我们经常与朋友在外游玩时,等待交通工具时,这都是可能会被忽略的宝贵时间。而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假想的练习,比方说新歌的编写或新想法的产生。可以在这些时间里通过思考来完成一系列的练习:比方说乐理的理解,新和弦的走向等等,通过这些思考来提升自己在音乐上的悟性。
8.放慢速度
放慢速度!比起快速的演奏,慢速演奏是更需要能力的,同时它还能提升快速演奏的准确性,因为慢速演奏更需要对节拍的了解,更充分锻炼了肌肉记忆。不要一味的图快了,试着放慢速度吧,发现这样反而是更难的。同时也是更有效的。发掘适合自己的“完美速度”,这个速度让你演奏得最干净并且完全没有错误。如果没办法实现这一标准,那么再继续放慢速度吧。演奏得越慢,你的时间感就会变得更加出色,演奏的精度也就更加好了。
二、认真排练合奏曲目
首先,指挥必须对整首曲子烂熟于心而且可以协调整个队伍。然后就是分开先试奏咯,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每个声部首先要把自己的活干好,才能合奏,等到熟练自己的部分后就慢慢地合就好了,过程是很漫长的,细活要一点点抠,因为合奏就是讲究合作出来的效果,演奏时录出来好的坏的地方全听出来了。每个声部都留双耳朵听别的声部的,协调声部之间的强弱情绪等等。
三、积极参加各级各项比赛,早日登上更大的舞台
1、锻炼舞台的勇气
对于提升整个演奏团队的演奏能力、合奏能力和凝聚力,最好的方式方法一定是多磨合多演出。很多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容易害羞,通过让学生上台表演可以让学生习惯站在舞台中央,让学生学会大胆的与人注视,面对不同的眼神、表情,锻炼他们勇敢的心理,使得学生逐渐战胜内心的恐惧,这样上台表演的机会多了学生最终就会敢于面对公众,坦然镇静成熟地表现自我,无论面对多大舞台都能勇敢的展示自我,表现自己的自信。
2、塑造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中必须具备和保持的一种积极的心态。经常参与演出的学生,明显与少参加比赛演出的学生不同,舞台上自信的眼神、镇静的内心、坦然的表情都是多次锻炼出的结果。。没有人天生可以淡定自若地站在舞台上,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磨合,创造上台表演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有自信,让学生站上舞台时可以表现的落落大方。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